茶關世象:陳安健《茶館》系列油畫作品展
評論&訪談正文
后記
組織這次展覽,十分不容易,我與茶館十二年的交往,需“輕拿輕放”,疏忽不得。
“茶館”承載的是歷史,樸素且厚重。對于陳安健老師來講,“茶館系列”等同于歷史中的“宏大敘事”,能更深層次地刻鏤出陳老師潛藏的“史家”品格。然而,陳安健老師于我、于大家、于茶館應該是真實的、立體的,是老朋友,就像“茶館”中接受采訪的、形形色色的老茶客。所以,講幾則我親歷的有關陳安健老師的小故事,以為記。
某日,陪陳老師走在黃桷坪涂鴉一條街上,路過數(shù)家餐館,每個店老板都叫住他,說是下次請客一定到自己家。大惑,問過才知道,他逢年過節(jié)都會請茶館的新老茶客一起喝酒吃飯,特別是中秋節(jié)、重陽節(jié),包場十幾桌飯菜,街頭巷尾,老老少少有說有笑。其中不乏陳老師的“御用”模特,老鄉(xiāng),朋友,熟人,也有慕名前來“吃閑飯”的,一概熱情接待。他說他畫《茶館》近十二年,每每麻煩茶客、朋友,大宴茶客算是一點心意。
某年,重慶百年一遇的大旱,42度的桑拿天。我與陳老師去東溪采風(離重慶120公里的一個小鎮(zhèn)),住旅館,蟑螂滿地,一呆數(shù)天?;毓ぷ魇?,發(fā)現(xiàn)影像素材中,一路邊攤下放置的東西不是很確定,當下就要求我重返東溪,本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,眼睛都綠了,無奈而回。方知下放攤主每日所購一家人的食菜,陳老師滿意而歸。
某次,有幾日,夜陪陳老師在工作室畫畫(工作室位于川美五、六十米高的綜合教學樓)。十一點半,總有一電話準時響起,他又總是回話說:“今天有人,你不用過來了?!毕袷敲孛芗s會,奇怪問他,猶豫再三,對我說道:“月前,一位相識的學校家屬從此樓跳樓而亡,由于每晚工作到深夜,心里害怕。所以想到這個方法,請一位校工每天晚上十一點半準時來接,相送回家,月薪50元?!币娢倚Γ謬诟牢也荒芎蛣e人講起,傷他面子。我當時點點頭,今失信了……半年有余,一日深夜,我與他在工作室,那個電話又準時響起,陳老師應之如故。心中很驚訝,問他:“還怕嗎?”他說:“不怕了,但是不好意思不給人家五十元錢了?!?/p>
關于陳老師的故事就講到這里?!安桕P世象”,也關乎藝術家本人,關乎他的生活哲學,希望這些小故事能夠帶大家深入到一般歷史的罅隙深處,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陳安健,能幫大家了解陳老師是怎么樣一個人……
是為記。
鄧昭宇
辛卯年孟秋于了了閣
